相信很多英語水平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們在看美英劇,或是外國電影時會被字幕中的一些無厘頭的翻譯給逗得哭笑不得吧。前段時間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在韓國被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都請愿到了總統府,原因是韓版字幕翻譯BUG太多,給觀眾帶來了糟糕的觀影體驗,已經有三千多人請愿要求辭退這部電影的字幕譯員。


  根據外媒介紹,《復聯3》中有一幕,尼克·弗瑞罵了一句臟話,韓文字幕并沒有將這句包含“母親”的咒罵翻譯完整,而是只剩下了韓文的“母親(eomeoni)”。此外,“奇異博士”的臺詞“結束游戲(End game)”在翻譯后,卻成了韓語的“沒有希望”,種種低級失誤讓觀眾感到十分氣憤。


  聯想到此前《復仇者聯盟2》在國內上映時,中文字幕翻譯失誤頻出,也引發網友們的強烈不滿。電影中,美國隊長的靈魂格言:“even if you get killed,just walk it off!(即使你快死了,也必須咬緊牙關撐下去!)“被翻譯成了“如果有人要殺你,趕緊跑!”讓英勇正義的美國隊長瞬間變逃兵,還有錘哥自報家門時,翻譯將“I'm Odin's son.(我是奧丁之子)”譯為“我是奧丁森。”不顧語境、語意的翻譯讓這部經典的超級英雄電影失色不少。


  事實上,因為翻譯引發的槽點實在是數不勝數,從臺詞到電影名的雷人翻譯,讓網友們連連感嘆翻譯們的神奇腦洞。比如在2013年,電影《環太平洋》國內熱映期間,字幕中出現的“天馬流星拳”讓網友瞬間跳戲,簡直無法想象日漫男主“星矢”的招牌gesture,從好萊塢大片男主口中說出來是什么感覺。


  在電影、音樂專輯等文藝作品中,有因為翻譯不到位引發的吐槽,也有借諧音、意會來惡搞的段子。說起惡搞,廣大豆瓣網友自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2010年上映的美國驚悚電影《黑天鵝》,就被豆友翻譯成“奪命黑天鵝”、“霸王別鵝”,前一個翻譯還能理解成貼合電影驚悚氛圍,而“霸王別鵝”是什么鬼?古有“霸王別姬”,今有“霸王別鵝”?但不得不佩服豆友們的腦洞,結合劇情來看,“霸王別鵝”還真像那么回事

  再看豆友們翻譯的音樂專輯名字,比如綠日樂隊的專輯“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請在九月結束時叫醒我)就被豆友們翻譯成了“一覺睡到國慶節”,確實很接地氣兒。


  如果說“一覺睡到國慶節”還是在原來的意思上進行加工,那“The Best of the Yardbirds”被翻譯成“絕味鴨脖”簡直就是翻譯界的“陳獨秀”,“最好的鴨脖子”=“絕味鴨脖”?如此諧音惡搞讓網友們哭笑不得之余,甚至還有一絲想吃鴨脖

  雖然是吐槽、調侃,但上述惡搞式翻譯卻在博人一笑之余,達到了某種類似“信達雅”的境界,而這可不就是翻譯追求的最高境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