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一屆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高端論壇暨中國外文局翻譯院“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隆重舉行。來自中國外文局翻譯院、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以及中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等全國6所交通大學以及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9所省內高校的領導、行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語言橋集團作為本次論壇的協辦單位以及校友單位參與本次論壇,共同探討新時代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的挑戰、機遇與發展。

開幕式上,西南交通大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夏玉峰代表學校致辭。他介紹了西南交通大學128年的辦學歷史、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外語學科的發展現狀。他指出,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高鐵“走出去”已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背景下,舉辦本次論壇恰逢其時,對于推動軌道交通翻譯和國際傳播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外文局翻譯院院長黃玉龍也在致辭中指出,中國鐵路“走出去”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臺,通過鐵路建設項目,中國的語言、文化、價值觀念得以跨國界傳播。

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俞森林在致辭中介紹了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科的發展歷程、外語學院在助力中國高鐵“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貢獻,指出“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基地”的成立在助力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的重要意義。他倡議與會單位共同成立“工程翻譯與國際傳播聯盟”,搭建工程翻譯與國際傳播事業發展有力平臺,為深化全球工程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在主旨報告環節,來自政產學研的6位專家圍繞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主題分享了深刻見解。朱憲超董事長做了“A之上,充滿陽光”的主題分享,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翻譯服務和人才培養話題。他提出,要通過打造AI系統和專家系統以實現項目管理的高效能和項目翻譯的可靠性,并分析了語言橋從傳統翻譯企業向企業出海服務商轉變的發展趨勢,指出外語和翻譯人才在人工智能時代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并對新時代所需的語言人才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

本次論壇活動也由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和西南交大一語言橋翻譯中心承辦,作為西南交大~語言橋翻譯中心的企業方,朱憲超董事長在活動中,也專門會見了翻譯中心第一年聯合招收并培養的MT五名同學,與同學們進行交談與溝通,向同學們介紹了語言橋的業務情況,以及匹配的導師情況,鼓勵大家努力學習在校打好語言的基本功,帶著扎實的能力在第二學年投入到企業的實戰實習中,獲得更大的進步與成長,同學們也紛紛表示了對未來進入企業跟隨導師們參與實戰,為中國企業出海也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表示了期待。

俞森林院長、楊安文副院長以及MTI翻譯中心戴若愚教授也參與了會談,鼓勵同學們珍惜這樣的機會,展現交大學子的風采,在實踐中學習,在過程中成長,實現自己作為一名語言人才的價值。西南交通大學-語言橋翻譯中心的成立,也是語言橋集團在校企共建、語言人才共育方面進行的一次開創性嘗試,利用雙方的資源和優勢,共同培養行業所需要的高端語言人才,讓校企的合作更具象化、更落到實處,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雙贏模式。

第一屆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高端論壇在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黎明的致辭中落下帷幕。黎明副院長也提到,與會專家、行業代表從翻譯服務到本地化服務轉型升級,從翻譯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多學科交叉以及政產學研融合等多視角深入探討了翻譯,尤其是軌道交通工程翻譯和國際傳播話題,分享了高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經驗、行業機構在語言服務及國際傳播管理實踐中的案例,為軌道交通翻譯與國際傳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平臺,為我國軌道交通國際化的語言和咨政服務貢獻了智慧與力量。